婴儿百日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宿突围野蛮生长过后泡沫堪比房地产,严监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公培佳安吉报道

偷拍门、床单门、投诉门……曾被期望为诗和远方情怀落脚点的民宿,从年一路野蛮生长,不得不面对“七年之痒”的现实。是一地鸡毛进入下半场还是继续高歌猛进?要知道,旅游市场随着消费升级正如火如荼,而民宿大门外的资本也正汹涌杀入。

刚刚结束的五一、六一和端午小长假,民宿业仍是一房难求,有的甚至在一个月前就被预订一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2%和26.2%,预计到年乡村旅游人次将近30亿。与之对应的是,进入民宿业的资本,年是上一年的3倍,年再次井喷。

无论愿不愿意,民宿都站在了两个风口,左边是资本青睐的天使风口,右边却是舆论的魔鬼风口。

“民宿目前是过热行业,良莠不齐,就像房地产泡沫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破,但气球不停吹一定会破。”设计师出身的帘青民宿品牌创始人陈谷对《华夏时报》记者直言,民宿的终极评判是体验度,不可或缺的是文化,然而很多民宿最缺的就是这些,“资本盯着盈利,政府盯着政绩”。未雨绸缪,他在风景如画的浙江安吉国家级灵峰旅游度假区内正在做一场实验,打造民宿集群村落“小瘾·半日村”,目标是升级后的第三代民宿样本。

帘青民宿品牌创始人陈谷

6月15日,日本史上最严民宿法正式实施一周年。无独有偶,年进入国内民宿监管元年,各地针对火热的民宿业纷纷出台规范文件,一面对卫生、安全、管理进行严控,一面防止步特色小镇后尘变相为房地产。可以预见的是,民宿业洗牌越来越近。

风口上的民宿

是不是文艺青年,都会有一个田园梦。民宿作为便捷的载体,短短几年间,市场近乎自发地大肆扩张,莫干山、安吉、大理、丽江、鼓浪屿等地民宿迅速燎原,直到现在仍是民宿的代名词。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乡统筹委副秘书长孔贵真认为,民宿与酒店存在差异,民宿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是能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可直接体验到特色文化和风俗人情,尤其是乡村住宿业欠缺,民宿填补了空白。

记者在取名自《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帘青民宿看到,处处是红砖、青瓦、原石、茅草自然元素,浓郁的竹林、安静的泳池、宽大的窗台、精致的布草、独特的美食,加上擅长多种技艺仙气十足的管家和随时可以唠嗑的民宿主,基本满足了文青的一切诉求。

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

资本早此一年嗅到了商机。民宿预订平台榛果民宿发布的《城市民宿创业数据报告》显示,到年,民宿市场在线房源数增至百万规模。以重庆为例,受益旅游红利,年到年,民宿从约家猛涨到3.3万家。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称,中国民宿营业额年均增速65%,年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到亿元,房源将超过万套。冯威赫提供的另一组对比更明显:我国民宿对住宿行业的渗透率仅为2%,美国是25%,未来5年仍有6-8倍的增长空间,预计到年国内民宿对酒店渗透率将达到15%。”

除了资本的涌入,从地方政府的行动也可窥得端倪。《华夏时报》记者梳理看到,5月17日到5月19日三天之内,就有广州、上海、三亚、晋江、北京召开了民宿发展的大会,新一批民宿项目集中落地。

在经济遭遇发展困局的今天,很少见到一个实体行业有如此火热局面。然而,一面海水一面火焰,民宿的安全性正饱受质疑。

五一过后,媒体曝光了一起民宿偷拍事件,杭州市民在入住通过airbnb预定的青岛民宿时,在床尾发现了摄像头。往前推两个月,陕西市民在通过小猪短租平台预订的民宿电视机上发现了针孔摄像头。

一位“住过10几次民宿,起码有八九次是不满意的”网络大V总结了住民宿的糟心经历:照骗太多、硬件设施跟不上、卫生堪忧、性价比不高……

泡沫正越吹越大?

民宿业的火热和备受质疑,集中在民宿短租平台领域体现,平台特性使然,资本可大肆进入并互相绞杀,又因线上鞭长莫及暴露管理短板。

据了解,此前民宿业C2C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平台方不持有房源,而是两手牵着民宿主与房客,提供交易窗口等服务。还有一种B2C模式,托管房源提供住宿服务。近两年,线上逐渐走到线下,多家C2C头部平台纷纷推出线下民宿,并意图上市吸引更大资金进入。

尤其是在网红爆款产品的刺激下,如抖音随处可见网红民宿的短片,就连热门综艺节目如《三个院子》《亲爱的客栈》《漂亮的房子》等都以民宿为载体,据说,《亲爱的客栈》中刘涛住过的那个房间,价位最高飙升到每晚近元,无论民宿本身品质有没有提升,资本方都想进行复制连锁利益最大化。

问题是,一旦民宿像酒店那样去复制,民宿赖以生存的特质还存在吗?在陈谷看来,即便没有资本推波助澜,大多数民宿也是在模仿和抄袭他人,“很多民宿主没有任何跟酒店业相关的经验,只是一腔热情,网上看了很多漂亮的图片,投点资金进去就敢开工敢开门营业,不明白什么文化内涵就在墙上堆砌各种元素,不顾自然和谐外观追求奇特”。

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担任吴昌硕纪念馆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课程实践导师的陈谷,对《华夏时报》记者描述目前民宿业的原话是:过热。

和这个描述貌似矛盾的数据是:-年,中国旅游产业的收入增速保持在13%以上,在线旅游规模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而线上旅游渗透率仍然不足15%。明明成长空间很大,怎么就过热了?

“民宿杀价和宰客现象在威胁这个行业。”陈谷举例称,有的民宿春节期间一间房2元,春节一过元,价格没底线没上限,给客人留下很坏的印象。

去年11月,全国乡村民宿发展现场会在安吉召开,帘青是现场参观点,文旅部官员、地方文旅厅长局长和媒体大咖云集,陈谷被邀请加了许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