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男,6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五年,现感冒咳嗽十天,输液治疗三天无效。刻诊:咳嗽,痰白,恶风寒,汗出多,头不痛,不发烧,平素感冒亦很少发烧,咽不痛不干,咽痒,二便正常,舌暗,苔薄白而润,脉浮细。
诊断:太阳中风兼咳喘。
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今日复诊,诉服完三副药后基本痊愈,昨天吃了点水果,咳嗽又加重。平时睡眠不好,每晚只能睡两小时左右,睡眠不好有一年左右了,晚上基本不咳嗽,肢冷畏寒,舌淡,苔白厚,脉细弱。处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龙牡、附子。
经方治疗咳嗽药简力专,疗效迅速!并不像某些医生一见咳嗽就开一大堆止咳化痰药,呈乱枪打鸟之势。首辨六经病位和病机,其次辨方证,最后根据兼症辨药证。如能辨证准确,往往可以达到一剂知,两剂已的神效!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和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所谓的喘家,是指有慢性咳喘的人,经常发作咳喘,如现在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在桂枝汤的证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咳喘,就可以使用本方。无论是咳还是喘都是由于肺气上逆所致,虽然原方说是治喘,实际上咳嗽也照样可以用。如果痰多的,还需要酌加化痰之品,如二陈汤、桔梗等。
厚朴和杏仁是仲景治疗咳喘的药对,后世处方中却很少见到,见到咳嗽大多是紫菀、冬花、桑白皮、枇杷叶等化痰之品,疗效不尽人意。
经某些经方学者考证,《伤寒论》中的芍药为现在的赤芍,故本案用赤芍。本案用量谨遵原方剂量,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5.克,为方便换算取整数15克。
个人简介
何健,中医硕士研究生,执业中药师,酷爱中医,矢志岐*,耽玩中医十余载,理论功底扎实,熟读中医四大经典,旁通各家学说,融合伤寒与温病,推崇经方,不薄时方,勤于笔耕,已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