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开放包容的土壤,才能让孕育创新的种子,最终遍开创新之花。
10月15日上午,在杭州诞生了一项全球纪录:中国民航局为杭州的科创企业“迅蚁送吧”颁发了第一个城市无人机行业“快递”试运行牌照,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首个针对城市人口密集区的官方运行许可。
这意味着,“迅蚁”的无人机“快递”,终于飞出了杭州未来科技城等试验场所,飞向了全杭州这片更广阔的天空。
商用无人机作为未来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环节,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密不可分,是新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更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领域。年摩根士丹利的蓝皮书预测: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美金,其中一半份额是空中自动化配送。可以说,商用无人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主要城市、先进地区竞相追逐、抢先布局的重点产业领域。
但城市内的航空配送,全球普遍存在监管和安全两大难点,迟迟未有破冰。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民航局总工程师说,这次颁发的首张牌照,堪称我国无人驾驶航空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的原因。它既是对企业努力的认可,也是中国民航局与地方政府合力支持创新迈出的一大步。
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科创企业。从2015年诞生后,一路闯关,如今已成为商用无人机领域的重点企业,先后与中国邮政及菜鸟、苏宁、中通等企业开展无人机邮路及无人机物流系统布局建设,其物流无人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纵观“迅蚁”的成长史,快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政府服务的如影随形:年迅蚁协助中国邮政在安吉开通首条无人机邮路,得到安吉县政府大力支持,实现无人机邮路从“0到1”的突破;年在杭州申请测试航线遇到困难时,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管委会及时介入,帮助企业与航线主管部门对接,最终3条航线获批;年4月,杭州市发改委主动邀请迅蚁加入杭州“城市大脑”代表团参加香港国际资讯科技博览会,助其建立国际化品牌……
其实,这个“全球首发”诞生在浙江,很多人并不觉得奇怪。因为“迅蚁”的无人机快递在这次拿到运营许可之前,已经有了2万多架次的物流运行场景测试飞行。仅在未来科技城等试验区内,每天就已进行近100架次的“快递”配送。经过媒体的不断报道,杭州人都觉得飞出试验场是早晚的事。
小心测试,大胆求证,以包容、开放、务实的精神厚植双创热土。这些年来,浙江不断深化“三服务”,类似迅蚁这样的服务创新不胜枚举。小到给企业提供应用场景:绿色智慧候车亭、水质监测系统、无人驾驶应用、开展首台套政策……大到不断延伸应用场景推进社会治理:城市大脑、刷脸看病、一键游景区……多少创新成果都在包容、开放里起步,最终成长为无数个“全国首创、全球首创”,让浙江百姓从中享受满满的获得感。
以创新和三服务作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迈向“两个高水平”发展的浙江,正在不断打破成长的天花板,期待创新之花开遍之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