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贵州省代表团首场“云连线”集中采访活动举行。代表们在北京前方驻地接受采访,贵阳后方的中央驻黔媒体、省内主要媒体视频连线采访。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贵州省代表团举行首场“云连线”集中采访活动(贵阳后方场景)。邵小芮 摄
首场采访活动中,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刚,安顺市委书记杨昌鹏,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梁贵友等三位党的二十大代表,结合所在行业领域和自身工作情况,接受了主题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采访。
李刚代表:
走好“三条路” 推动资源绿色高效利用
“现场聆听报告后,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党的二十大代表、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刚说,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报告精神,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推动六盘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李刚说,报告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两个大局”,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上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开创的光辉伟业,也擘画了未来一段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李刚注意到,报告里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他备受鼓舞。
年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分别要求贵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从‘走新路’到‘闯新路’,我想这背后的深刻含义是总书记希望贵州结合自己的实际,按照中央要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路径。”李刚说,近年来,贵州牢记嘱托,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在贵州的生动实践——就是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齐守、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齐抓、发展和民生两个成果共要的新路。
结合报告精神和六盘水发展实际,李刚表示,下一步将通过走好“三条路”,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部署要求在六盘水落地落实。
“第一条路是既要立足资源,又要跳出资源。”李刚说,“六盘水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资源丰富,现阶段要想加快发展,在物质方面不断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要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李刚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六盘水在年获批成为全国20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通过一手抓传统产业尤其是煤电钢材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并明确了新能源、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产业等未来发展方向,目前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第二条路是既要保护生态,又要用好生态。”李刚说,经过这些年努力,六盘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好,目前森林覆盖率达62%,已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创下了连续天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的记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连续10年%达标,环境发生了很好的变化。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六盘水正在实现荒山荒坡变成千顷良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李刚说,近年来六盘水培育了以春茶、刺梨、猕猴桃为代表的“凉都三宝”,在国内外名声越来越大。同时,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一匹黑马,凭借只有19.7℃的凉爽夏天吸引各方游客,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小有名气的避暑胜地。此外,六盘水还拥有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三个天然滑雪场,冰雪运动成为冬季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第三条路是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李刚表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以后,我们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农民群众要想赶上发达地区群众的平均收入水平,有一个很漫长也很艰巨的过程。为每一位公民平等地提供全面发展机会,这是具体的、也是我们在做的。”
李刚以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小学为例,介绍了在海拔.6米高的贵州屋脊韭菜坪,一所高寒贫困山区小学从难以为继到在各方的关心下,孩子们吃上营养餐、过上幸福生活和学习日子的动人故事。他说,“只要给予孩子们同等条件,哪怕是最贫困最高寒的山区孩子,也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灿烂地绽放。”
六盘水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是长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国家实施“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战场之一。作为煤炭资源大市,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如何推动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也是六盘水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
“报告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李刚说,这为六盘水推动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指明了方向。六盘水将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坚持用最先进的装备和工艺、以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最完善的产业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杨昌鹏代表:
打造新优势谋划航空产业创新发展
“要打造竞争新优势,打开发展新局面,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安顺。”党的二十大代表、安顺市委书记杨昌鹏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顺将围绕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决策部署,把忠诚融入血脉,把初心写进事业,把使命扛在肩上,积极谋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全力推进工业大突破。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后,杨昌鹏心情澎湃、深受鼓舞。杨昌鹏说,十年里,贵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造了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安顺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提及安顺这十年,杨昌鹏总结了“两大历史性跨越”和“五大历史性变化”。在杨昌鹏看来,安顺既实现了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全市8.21万人搬出大山,54.5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也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跨越,全市生产总值从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
同时,安顺也在城乡面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发展活力以及民生福祉等方面,实现了五大历史性变化。
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比年提升了19.5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7倍;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县县有中心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村村通4G网络,县县通5G网络;森林覆盖率从年的40%提升到60%,绿色经济占比达45.5%;装备制造、特色轻工和新能源三个首位产业总产值突破60%,全市规上企业达到户;农村居民收入增长2.6倍,达到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2倍,达到元。
“安顺万各族人民永远感恩总书记,永远感恩党中央。”杨昌鹏说,在安顺人民看来,全市各项事业能够大踏步前进,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开拓前行。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提升贵州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以装备制造及维修服务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贵州航空产业的基础和重点就在安顺,文件的出台给安顺带来了发展航空产业的历史机遇。”杨昌鹏说。
安顺拥有建设航空产业城的良好基础。建有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在航空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主机生产试验试飞配套和使用保障体系。
安顺拥有建设航空产业城的重大机遇。以中国航空产业龙头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对口帮扶安顺为契机,大力支持安顺谋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安顺发展航空产业正当其时、前景光明。
安顺拥有建设航空产业城的区位优势。安顺的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优势突出、空域条件良好,建设航空产业城的条件非常优越。
关于未来发展,杨昌鹏表示,安顺将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聚焦“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这一全市干部群众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