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脑病科六区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该患者因脊髓炎入院,住院期间患者情绪低落,食少纳呆,并发了严重的咽部溃疡,右侧硬腭及软腭大面积粘膜剥脱,疼痛难忍,导致患者进食言语极困难。经耳鼻喉科会诊,考虑“过敏性咽峡炎”,予抗过敏和促进溃疡愈合等常规治疗后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病中心副主任张龙生查房后指示使用经典方剂“苦酒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图1咽部溃疡
张龙生主任讲解苦酒汤
《伤寒论》第条讲:"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是由半夏、醋、蛋清加工而成,频频含漱,对少阴咽痛生疮有奇效。苦酒就是现在的醋,讲到鸡蛋清,刘渡舟在《伤寒论讲义》里讲过古代戏子害怕嗓子哑的一个方法就是喝鸡蛋清。这个办法现在也有人使用,主要取的是鸡蛋清凉润的功效来利咽开音,有一定的效果。
半夏祛痰散结,苦酒敛疮消肿,二者相配,辛开苦降。蛋清甘凉,润肺利咽,这三个药加在一起,能消肿止痛、祛痰散结、润肺利咽,对咽喉生疮效果很好。
在材料上,醋一般用米醋,还要注意苦酒汤的原方用的生半夏*性较强,现在一般选择经过炮制、*性较低的清半夏。
在剂量上,原方用14枚如枣核般大的生半夏,就像张锡纯讲的枣核应该当成枣仁,要不然一个鸡蛋壳哪里装得下所有药呢,参考《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一书,清半夏取5g。
在服法上,少少含咽,《伤寒论》里头还有一个治疗咽痛的半夏散及汤也是这个服法。半夏散及汤适合咽喉淡红或者水肿患者,像这个患者的咽喉红肿有溃疡的情况就适合苦酒汤。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和放化疗之后的口腔溃疡用苦酒汤效果非常好。
制备方法有讲究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上二味,内半夏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伤寒论》原文
按原方介绍的制备方法,将蛋壳剥出小孔,倒出蛋*蛋清并分离,将半夏、醋、蛋清共同填回蛋壳中,放置火上加热后发现,在沸腾之前,蛋壳中的蛋清就已凝固成块,蛋清本为凉润清火敛疮之品,凝固则已成废物,无法使用。经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后,脑病科六区主管医师改进了制备方法,为患者专门制作了苦酒汤。
图2将清半夏置于蛋壳中
图3苦酒汤制作过程
先将蛋壳顶端小心剥出小孔,将蛋*、蛋清倒出,并分离开只取蛋清,再将清半夏5g、醋适量共同置入蛋壳中,用铁丝制作大小适当的圆环放置蛋壳,方便手持,置于明火上进行加热。期间蛋壳中的醋逐渐沸腾,沸腾约2分钟后,将蛋壳中内容物倒出,放凉后加入蛋清并搅匀,“苦酒汤”便完成了。
嘱患者每日1剂,小量多次含于咽部,缓慢下咽。服药当天患者表示咽痛明显改善,服药第二天晚上就能正常进食包子等固体食物。后患者咽部溃疡面逐渐缩小,10余日后溃疡愈合。
图4咽部溃疡愈合
中医药是一座伟大的宝库,《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留下数百首经典方剂。在临床应用中,方证相对,运用得当,常常效如桴鼓。因此继承弘扬中医传统文化,让中医药为人民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医院这一代中医人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姚钰宁姚智洋编辑:于嵩洋审核:孙静张龙生刘丽娟审阅:龚燕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