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浙江省“接种疫苗守卫健康”宣传活动暨“迎百年学*史送服务”*建志愿活动在西湖区蒋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省疾控中心*委书记胡崇高,省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吴华阳,省卫健委疾控处负责人姚强,省卫健委健康处处长张新卫,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长俞敏,杭州市疾控中心*委书记陈珺芳,西湖区卫生健康局*委委员、副局长朱庆丰等出席活动。
省疾控中心*委书记胡崇高在讲话中介绍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手段,也是儿童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保护伞”。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大家所熟知的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都依靠接种疫苗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当前部分公众对于疫苗相关知识依然贫乏,对预防接种的认知误区甚至盲区依然存在,对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仍感疑惑或不安。所以及时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展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普及,破解公众疫苗犹豫尤为重要。
“预防接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科普讲座
华春珍主任主讲《疫苗--宝宝的”铠甲“》。她介绍,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球菌疾病、百日咳、手足口病、麻疹、水痘、流脑等。比如说肺炎球菌是非常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临时定植于人类鼻咽部,婴幼儿是主要的储存宿主,鼻咽部携带率在27%-85%之间。宝宝体弱,肺炎球菌就可能乘虚而入,引发感染。某些疾病虽可治疗,但是会留下后遗症,比如说每3个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中,超过1个会出现后遗症(包括智力低下、瘫痪、耳聋等)。重症手足口病,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立场文件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早接种早保护,预防接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保护伞。何寒青主任医师主讲《疫苗与健康》。他说,人体任何疾病都与免疫相关,通常新生宝宝由于免疫力低下而“打不过坏人”,从而面临疾病威胁。人体获得抗体的三种主要途径,接种疫苗是婴幼儿获得免疫力的最主要途径。绝大多数列入免疫规划的传染病发病率几乎下降%。免疫规划疫苗不可少,及时接种很重要。非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有很多,是免疫规划疫苗很好的补充,自费疫苗,自愿接种。一些非免疫规划疫苗还是宝宝们面临疾病威胁时的优先选择,比如肺炎、流感、流脑疫苗等。以肺炎疫苗为例,宝宝最早可从1.5月龄开始接种,1.5月龄、2.5月龄、3.5月龄基础三针,12-15月龄加强针。早接种早保护,呵护宝宝健康成长。“预防接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地铁主题专列
在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的健康知识普及专列,是我省持续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破解疫苗犹豫、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一个学史践行服务品牌,接下来一个月,这趟专列将为杭城居民提供触手可得的预防接种科普知识。
本次活动是省科协和省卫健委联合发起的“破解疫苗犹豫”专项科普行动内容之一,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西湖公共卫生红色联盟主办,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湖区蒋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得到浙江省科协、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生命健康学会联合体指导,辉瑞中国公益支持。来源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照片
谢*
编辑
晓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